说到机械臂,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美剧《太空部队》的中国空间站给美国卫星剪“翅膀”的梗,并热切盼望咱们早日实现这个功能。而前不久航天员刘伯明、汤洪波出舱,更是以“实锤”的形式证实了“天和”核心舱上7个自由度的太空机械臂的确是“黑科技”。
爬行中的中国机械臂
不过,就在这时候,有人又以“冷静者”自居,认为中国的机械臂不如加拿大近20年前部署在国际空间站上的7个自由度的“加拿大臂2”,要论“剪翅膀”的话,咱们还是远远不如它,真的是这样吗?
剪“翅膀”加拿大更厉害?
加拿大臂2
从表面上看,“加拿大臂2”的确比我们长,比我们更能承重,相关的数据可以达到17米和116吨。相比之下,咱们的“大臂”只有10.2米,承重25吨,初看起来的确是不如“加拿大臂2”。但“加拿大臂2”为了实现这样惊人的数据,自身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,比如它的自重非常夸张,达到了1.8吨,如此巨大的重量和抓取力对于适配器的强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,对于寸土寸金的航天来说,有些得不偿失。
机械臂并非越长越好,越重越好
而咱们的“大臂”虽然只有10.2米,最重只能抓取25吨的物体,但是自重只有738千克,综合起来对适配器强度的要求要低得多。另外,从飞船地捕获和空间站舱段地组装来说,25吨的抓力就已经足够了,116吨显得有些“用力过猛”,因为你不可能同时一下移动几个舱段,或者机会不多。
116吨显得有些“用力过猛”
1.8吨的巨大体重和116吨的承受力,还会带来一个问题,那就是要求底座非常结实,这样的话,像中国“大臂”一样自主爬行是不可能,因此“加拿大臂2”只能安装在一段可以移动的滑轨上。虽然这段滑轨非常长,达到108米,但只能在一个平面上移动,不可能像中国“大臂”一样更加灵活地在空间站几个面上“爬行”,在这一点上,“加拿大臂2”稍次于咱们的太空机械臂。
加拿大臂2只能在固定的滑轨上移动
当然,我们也要承认“加拿大臂2”的确有先进之处,比如它配备的“加拿大手”能够灵活进行几毫米精度地操作,可以部分取代航天,这方面我们目前还在研制中,并没有成熟地产品。据说将来我们会有类似“太空蜘蛛”的新产品,能够单独工作,也可以和机械臂合作,进行精细操作,但目前依然是空白。
加拿大臂2和加拿大手组合体
另外,生产“加拿大臂2”的单位,加拿大斯巴宇航公司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太空机械臂研制机构,它是太空机械臂最早的发明者,也是技术最先进最齐全的,70年代它的太空机械臂就已经开始装备美国的航天飞机,并大规模应用。在国际空间站上他们有“加拿大臂”和“加拿大臂2”两代产品,未来美国的“月球门户空间站”,也将适用加拿大斯巴宇航公司的第三代产品。
航天飞机上的机械臂也是加拿大产的
而我们虽然此前已经在“遨龙一号”卫星和“天宫二号”空间实验室装备了太空机械臂,但并不成熟,都是初代级产品,更多执行的是验证性任务,直到“天和”核心舱上的“大臂”才算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型太空机械臂。
天宫二号上的机械臂
不过,由此也可以看到,咱们的起点比其他的太空机械臂都要高,而且在欧洲ERA机械臂上天前,可爬行的功能算是我们的“独家秘笈”。随着未来咱们的“天和”二期工程、月球轨道站、月面基地,甚至火星轨道站的建立,会有越来越多更加先进的国产机械臂亮相,引领世界最先进水平。
空间站的迭代,保证了机械臂的迭代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土星五客户端,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。
匿名
暂无
联系我们| 加入我们| 法律声明| 关于我们| 评论互动
超天才网©2013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-2 京ICP证130304号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
见识机械臂
说到机械臂,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美剧《太空部队》的中国空间站给美国卫星剪“翅膀”的梗,并热切盼望咱们早日实现这个功能。而前不久航天员刘伯明、汤洪波出舱,更是以“实锤”的形式证实了“天和”核心舱上7个自由度的太空机械臂的确是“黑科技”。
爬行中的中国机械臂
不过,就在这时候,有人又以“冷静者”自居,认为中国的机械臂不如加拿大近20年前部署在国际空间站上的7个自由度的“加拿大臂2”,要论“剪翅膀”的话,咱们还是远远不如它,真的是这样吗?
剪“翅膀”加拿大更厉害?
加拿大臂2
从表面上看,“加拿大臂2”的确比我们长,比我们更能承重,相关的数据可以达到17米和116吨。相比之下,咱们的“大臂”只有10.2米,承重25吨,初看起来的确是不如“加拿大臂2”。但“加拿大臂2”为了实现这样惊人的数据,自身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,比如它的自重非常夸张,达到了1.8吨,如此巨大的重量和抓取力对于适配器的强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,对于寸土寸金的航天来说,有些得不偿失。
机械臂并非越长越好,越重越好
而咱们的“大臂”虽然只有10.2米,最重只能抓取25吨的物体,但是自重只有738千克,综合起来对适配器强度的要求要低得多。另外,从飞船地捕获和空间站舱段地组装来说,25吨的抓力就已经足够了,116吨显得有些“用力过猛”,因为你不可能同时一下移动几个舱段,或者机会不多。
116吨显得有些“用力过猛”
1.8吨的巨大体重和116吨的承受力,还会带来一个问题,那就是要求底座非常结实,这样的话,像中国“大臂”一样自主爬行是不可能,因此“加拿大臂2”只能安装在一段可以移动的滑轨上。虽然这段滑轨非常长,达到108米,但只能在一个平面上移动,不可能像中国“大臂”一样更加灵活地在空间站几个面上“爬行”,在这一点上,“加拿大臂2”稍次于咱们的太空机械臂。
加拿大臂2只能在固定的滑轨上移动
当然,我们也要承认“加拿大臂2”的确有先进之处,比如它配备的“加拿大手”能够灵活进行几毫米精度地操作,可以部分取代航天,这方面我们目前还在研制中,并没有成熟地产品。据说将来我们会有类似“太空蜘蛛”的新产品,能够单独工作,也可以和机械臂合作,进行精细操作,但目前依然是空白。
加拿大臂2和加拿大手组合体
另外,生产“加拿大臂2”的单位,加拿大斯巴宇航公司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太空机械臂研制机构,它是太空机械臂最早的发明者,也是技术最先进最齐全的,70年代它的太空机械臂就已经开始装备美国的航天飞机,并大规模应用。在国际空间站上他们有“加拿大臂”和“加拿大臂2”两代产品,未来美国的“月球门户空间站”,也将适用加拿大斯巴宇航公司的第三代产品。
航天飞机上的机械臂也是加拿大产的
而我们虽然此前已经在“遨龙一号”卫星和“天宫二号”空间实验室装备了太空机械臂,但并不成熟,都是初代级产品,更多执行的是验证性任务,直到“天和”核心舱上的“大臂”才算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型太空机械臂。
天宫二号上的机械臂
不过,由此也可以看到,咱们的起点比其他的太空机械臂都要高,而且在欧洲ERA机械臂上天前,可爬行的功能算是我们的“独家秘笈”。随着未来咱们的“天和”二期工程、月球轨道站、月面基地,甚至火星轨道站的建立,会有越来越多更加先进的国产机械臂亮相,引领世界最先进水平。
空间站的迭代,保证了机械臂的迭代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土星五客户端,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。